產品詳情
一、安裝簡圖及規格選型表:
等效焓降法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熱工理論,是電力部推廣的重點節能措施,作為一種新的熱力系統計算分析方法,在熱力系統局部變化的定量分析中顯得簡捷、方便、準確。是熱力系統優化、節能改造的理論依據,對挖掘節能潛力,搞好節能技術改造有著重要意義。為此,在推廣焓降法的同時,我們對部分電廠有代表性的汽輪發電機組進行了熱力系統分析,依據分析的結果,制定了有關方案,推出了“火力發電廠化學補水方式和系統的節能改進”技術,并配套生產出產品供應用戶使用。
二、補水系統改造的可行性分析:
現以某電廠BⅡ—25—3型高溫高壓供熱機組為例,進行等效焓降法進行改造的可行性分析:
該機設有兩臺高壓加熱器,三臺低壓加熱器,補水系統為“除氧器式”補充水系統,化學軟化水補充到低壓除氧器,由中繼泵補入高壓除氧器,低除、高除的進出水方式均為母管制運行。
正常運行工況下,帶40—70T/H、0.8~1.3MPa供熱負荷。
我們通過調查研究,以機組額定和設計參數為主,結合實際參數進行修正,應用等效焓降法進行了分析。
四、補水系統改造方案和有關參數的確定:
為了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,在制定改造方案時,應注意以下事項:
①補水系統實施方案的選定。
要根據現場系統特點,選定系統補水的來源,是單元補水,還是從母管中補水等,然后決定補入凝汽器喉部的位置和空間尺寸。
②補水量的確定。補入凝汽器的水量受到以下主要因素的制約:
即受到凝結水泵、主抽汽器、軸封冷卻器、低壓加熱器通流能力的限制。
(1)補入凝汽器的水量過大時,凝結水泵不能及時將凝汽器中的水抽走,將會導致滿水,影響機組安全運行。因此,補入凝汽器中的水量不能超過凝結水泵出力與凝結水量的差值。解決上述問題,也可另設一臺小型凝結水泵。
(2)主抽汽器、軸封冷卻器、低壓加熱器均有一額定的通流量,當通過的水量超過其額定通流量時,因其加熱能力水足,使出口水溫降低,使回熱效果減弱,因此,補入凝汽器中的水量不能超過主抽汽器、軸封冷卻器、低壓加熱器的額定通流量與凝汽器水量的差值。
其次,受到除氧能力的限制,對于其確定的機組與凝汽器補水裝置,其除氧能力是確定的,若補充水量過大,它將無法將補充水中的含氧量降到要求值以下,造成凝結水含氧量超標,從而腐蝕凝結水管道。再者,在運行中,補充水量還應與機組所接帶的負荷匹配。
(3)補水系統改進的措施和有關方式的介紹:
①只要將補水補入凝汽器,就可得到較好的回熱效益。
②為了達到在凝汽器內能良好吸收排汽熱量以改善汽輪機真空的目的,補充水進入凝汽器的方式與位置需滿足熱力除氧要求,那么水的補入方式就很關鍵。
我們通過取證、分析,確定了水的補入狀態應霧化從喉部補入,最好能形成一個“霧化帶”。通過選擇,我們自行設計制造出一種“機械霧化噴咀”。
使用此噴咀強化了補充水與排汽間的換熱,使補充水易達到飽和,為氣體從水滴中溢出擴散出來,創造了條件,同時,又防止出現補水沿著凝汽器內壁流動的現象。
綜上所述,要根據凝汽器喉部的尺寸,確定凝汽器內“補水裝置”的管道布置方式和位置,然后再確定噴咀的最佳位置。以上兩項確定后,再將噴咀的噴射角定成一個常數。同時要考慮噴咀防止松動及“補水裝置”在凝汽器內的支承。
五、操作和安裝的注意事項:
1、在補水至凝汽器管路上,可加裝流量指示,裝于運行層,給運行人員調整補水量提供依據。
2、為使運行人員及時方便的了解凝汽器水位,及時調整補入水流量,可加裝”電接點水位計”于操作盤上,并設立解列補水的自動裝置。
3、運行人員可根據機組經濟參數及負荷,調整補入水流量。
我公司向用戶供應的”補水裝置”不配上述原器件,而采用閥門控制流量形式和整個系統防虹吸管路,即可正常投入運行。
六、訂貨須知:
1、提供凝結水泵富余量;
2、提供凝汽器喉部圖紙。